貴州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華網
    1. <pre id="axu8u"><strong id="axu8u"><xmp id="axu8u"></xmp></strong></pre>

      <p id="axu8u"><nav id="axu8u"><small id="axu8u"></small></nav></p>
      <pre id="axu8u"><label id="axu8u"></label></pre>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3-06-28 09:26:41??來源:貴州日報

      山河新唱

      ——貴州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六月,云貴高原山河豐盈,草木繁茂,跨進莽莽烏蒙山,烏江源百里畫廊托起了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的錦繡生活,也見證了貴州一步跨千年后的山鄉巨變。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化屋村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時代使命中奮進新征程,讓幸福日子如正熱烈綻放的三角梅一樣火紅,東風湖上的碧波倒映出化屋人追夢逐新的奮斗身影。

        不忘囑托,初心必踐。在貴州,綠水青山各有錦繡,美麗鄉村的振興步伐卻格外一致。脫貧之后再接力,全省上下砥礪奮發,繪新景、創新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面推進,每一處嶄新的風貌,都鐫刻著貴州邁向新征程的堅定信念和堅實步伐。

        突出優勢特色 培育壯大鄉村產業

        盛夏,走進鳳岡縣永安鎮田壩社區,遠望青山疊翠,近聞茶香撲鼻。

        一大早,茶園里氤氳的霧氣還未散去,鳳岡縣永安鎮田壩社區村民袁富民和妻子匆匆趕到茶園,采摘夏秋茶。

        “要從六月采到九月,每斤5元左右,我們每天能采一兩百斤,所以一天能收入500元左右?!痹幻裥σ饕鞯馗嬖V記者,家里總共種植了6畝茶,春茶和夏秋茶加起來,每年收入6萬多元。

        一片“葉子”富裕一個村莊。近年來,田壩社區先后獲得“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等殊榮,年產茶青1.5萬噸,產值超過2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000元,真正實現了群眾安居樂業,民生富足,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典型代表。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近年來,貴州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提升農業生產規?;?、標準化、品牌化水平,農村發展活力不斷釋放,鄉村振興的動能更加強勁。

        萬山區蔬菜暢銷粵港澳大灣區、鳳岡茶葉出口俄羅斯、織金南瓜出口日韓……越來越多帶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走出鄉村,走向市場,成為帶動一方發展的“金字招牌”。

        2022年,全省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不斷提質增效,全省辣椒、刺梨、藍莓等種植面積保持全國第一;綠色蔬菜標準化種植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全國重要的夏秋蔬菜生產大??;獼猴桃、火龍果、刺梨等產業居全國前列;生豬、食用菌等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農村增顏提質 和美鄉村繪新景

        夏日暖暖,綠樹茵茵。

        鱗次櫛比的吊腳樓舍、干凈整潔的鵝卵石旅游步道、清澈見底的溪流……盛夏6月,走在雷山縣郎德鎮,濃濃的青綠潑灑遍田野,如同走進風景畫。

        但就是這樣一個讓人陶醉的美麗鄉村,之前卻有著另一番景象。

        “前些年,垃圾靠風刮,污水四處流,村民沒有環保意識,衛生情況極其堪憂?!北崋T潘年芬說,“尤其是村民養殖雞鴨的糞便,隨意傾倒,一到夏天,經常散發惡臭?!?/p>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升人居環境至關重要。

        為了改善村里人居環境,近幾年,郎德鎮大力實施以農村廁所改造、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為重點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幾年前,我們一天都要打掃出三四車垃圾,現在就很輕松,每天最多有一車垃圾?!痹诒崋T崗位上干了五年的潘年芬說,如今,村民們和自己一樣,愛護著全村的衛生環境。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文明向上、穩定安寧的鄉村。

        近年來,貴州還深入實施“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濫辦酒席、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冶理,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生動活潑的良好社會環境。

        “現在鄰里之間相處和諧,大家爭的是誰家更文明,矛盾也少了,改變是實實在在的!”黔西市大關鎮丘林村村民蒙光明說。

        各地通過落到實處的“硬舉措”,浸潤人心的“軟手段”,讓文明鄉風吹到每個村寨,吹進群眾心田。

        因地制宜 打造銜接鄉村振興樣板

        6月初,正是蜂糖李上市的好時節,走進鎮寧自治縣六馬鎮,車輛川流不息,客商往來不止,臨街小飯店鍋灶聲此起彼伏,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個人口不到3萬人的小鎮,蜂糖李成熟期間有超過10萬人次外地人涌入。

        短短幾年間,蜂糖李迅速走紅,從“賣向縣”到“賣出省”,有價有市的背后,是脫貧攻堅時期鎮寧舉全縣之力擴大規模,助推蜂糖李發展的成果。進入鄉村振興新階段,蜂糖李邁出了一大步,使出了極為驚艷的一招,2022年鎮寧蜂糖李總銷售額達到26.1億元,成為當地最響亮的名片。

        縱觀全省,鄉村振興各有“奇招”。今年,臺江縣“村BA”和榕江縣“村超”熱度不斷,火爆全網,昔日貧瘠山村,站到了全世界的鏡頭下,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路徑不斷推陳出新。

        為奮力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2022年,我省全面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鄉村產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鄉風文明、加強鄉村治理五大行動。今年初,全省鄉村振興局長會議對全年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級鄉村振興部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措施,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持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五大行動”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六個專項行動”,堅決守住不發生整村整鄉返貧的底線,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建設。

        力度不減,政策不變,幫扶不止。以思想扎根土壤,用行動回應囑托,看山河舊貌換新景,聽新唱不絕于耳。全省上下接續奮斗、勇毅前行,一系列實招、硬招有力推動,一幅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記者 梁圣 吳傳娟)

      [責任編輯:吳雨 王雪松 ]

      相關閱讀

      国产成 人 在线观看 亚洲_高清无码日本一区二区_国产av免费观看APP_日本熟妇疯狂舌吻
      1. <pre id="axu8u"><strong id="axu8u"><xmp id="axu8u"></xmp></strong></pre>

        <p id="axu8u"><nav id="axu8u"><small id="axu8u"></small></nav></p>
        <pre id="axu8u"><label id="axu8u"></labe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