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題:村賽火爆的“幕后人”——基層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創新實踐
新華社記者許仕豪、李麗、羅羽、蔣成
來自貴州臺江、榕江的鄉村籃球賽和“村超”接連火爆“出圈”,成為今年線上線下的“現象級事件”。
“兩江村賽”不斷引發熱議,引來不少深思,也帶來不少啟示。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打贏脫貧攻堅戰,全民實現奔小康的歷史新階段出現的中國新故事,也是基層黨員組織和帶領各族群眾,用智慧和汗水寫就的鄉村振興新故事。
鄉里奉獻 他們是“排頭兵”更是“多面手”
既是發起人之一,又是場上隊長;既要安排、指導群眾表演,又是負責統籌大小事項的協調員,現年49歲的楊亞江是榕江縣一所小學的校長、黨支部書記。自“村超”開賽以來,他身兼數職,恨不得“一天掰成幾天用”。
但楊亞江并沒有覺得累。他說:“服務于足球運動、服務于群眾所需、服務于地方發展,黨員就應該身先士卒,這個沒什么可說的?!?/p>
出生在榕江縣車江一村的楊亞江,受當地濃厚的足球氛圍影響,年輕時就深愛足球。見證過20世紀90年代末當地以荒地為球場、木樁為門、石灰粉畫線為界的場面,再看到如今“村超”火遍全國,引來國外媒體關注,楊亞江倍感欣慰。當地群眾的激情、全國網友的點贊讓他熱血沸騰,“好像年輕了20歲?!彼F在不僅要參加比賽,還在組委會負責多項服務和保障工作,工作量翻了幾番。
精彩的多民族歌舞表演為“村超”增添異彩,而喜愛文藝的楊亞江義不容辭地承擔了統籌和指導表演的任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總導演”。在學校工作之余,他會到各個村寨去錄制節目,指導村民申報表演項目,做好節目把關和上報。到了比賽日,還要負責現場表演的把控,確保出彩而不出意外。
“其實也不算什么總導演,作為一名黨員,我樂見其成,更樂于助其成。能參與家鄉的這件大事,我覺得很有意義,很光榮?!睏顏喗f。
因為幽默的解說風格和對場上球員的熟稔,“村超”現場解說、古州鎮口寨村村民楊兵在線上線下都火了一把。事實上,他是黔東南州天柱縣一家銀行的行長、黨支部書記,“村超”開幕之后,他每周五下班后都專程從天柱開車返回榕江,被觀眾親切地稱為“行長解說員”。
“我過去也解說過本地的足球比賽,算是有些經驗?!睏畋硎?,自己與場上大多數球員都相識,解說時更加得心應手。此外,作為侗族人,他對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非常熟悉,能在解說時更好地擔任“民族文化宣介員”這一角色。
楊兵告訴記者,除了解說以外,他還是本村的“青訓教練”。自2017年以來,他就和其他幾位村民一道,利用寒暑假教本村孩子踢球,并免費為他們提供訓練所需的裝備。
楊兵說?!懊恐軡M負荷工作,當然累,但群眾需要的時候,是黨員就得上??吹礁髯迦罕姎g樂幸福的模樣,看到‘村超’火出了國門,我內心更多的是滿足感、成就感和榮譽感?!?/p>
群眾作主 他們將“籃球場”變成“議事廳”
在臺江縣投資促進局派駐臺盤村第一書記張德看來,自己為“村BA”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帶領村民堅持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眾人商量”的傳統,這一舉措也“生動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諦”。
群眾主創、群眾主角、群眾主推,在臺盤村,因籃球而培育出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早已深入人心。不論是鄉村面貌、產業發展,還是“村BA”本身的未來發展方面,張德都堅持讓臺盤村村民作主,村民的事村民自己說了算。
在張德的帶領下,臺盤村先后召開多次村民代表大會,對“村BA”的未來發展進行討論,商議制定了《臺盤村籃球場管理村規民約》,通過共建共治推動形成文明村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我們堅持球場修繕等事項由村民說了算,籃球場基本保持原味呈現,只在安全性、舒適性上適當做加法,改造后的籃球場新增了部分看臺、球員休息室、衛生間、洗浴間、媒體接待室等設施,并配套了部分小商鋪、攤位,這些意見都是村民們集體討論出來的,得到了絕大部分村民同意?!闭劦酱饲暗那驁龈脑焓乱藭r,張德說道。
“在推動‘村BA’比賽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睆埖抡f,當地村干部只是對安全進行把控,在比賽期間,從競賽組織到氣氛組織全部由群眾操辦,村民自組球隊、自籌經費,因此,“村BA”真正辦出了“村味”,辦成了“老百姓的節日”。
此外, 臺盤村還趁勢繼續推動建設“民族團結食堂”,村民不僅可以在規定桌數和禮金范圍內操辦紅白喜事,還將食堂作為村里的休閑活動場所、民主議事場所,基層自治和移風易俗在臺盤村悄然推進。
投桃報李,手握表決權的村民對“村BA”品牌更加維護和珍惜。一項籃球賽事,竟為當地打開了民族團結、基層自治新局面,這對有著九年黨齡、有過多段駐村經歷的張德來說,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集體創新 他們帶“老村民”玩轉“新農活”
“這一天,榕江等了很久?!痹凇按宄被鸪鋈?,榕江縣縣長徐勃曾感慨地說。
從2021年開始,榕江縣政府先后策劃了5次城市IP塑造活動,包括斗牛賽事、苗族鼓藏節、半程馬拉松+薩瑪節等,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伴隨著這幾次城市IP塑造的嘗試,當地大力發展新媒體產業,鼓勵“把手機變成新農具,把數據變成新農資,把直播變成新農活”,在全縣培育了1.2萬多個新媒體賬號和2200余個本地網絡直播營銷團隊,不僅在“村超”開賽后形成了大規模宣傳,還帶動了各項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湖北荊州人嚴志超在2019年光榮入黨,隨后還被深圳市委組織部聘用為黨建組織員,負責社會組織黨建工作。2021年,在好友李哲亞的鼓勵下,兩人一同來到榕江,決心通過踐行“新媒體+產業”路徑,和榕江人民一起闖出一條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新路。
兩年間,嚴志超和團隊在全縣各鄉鎮組織開展了廣泛的新媒體人才線上線下培訓,創建“榕易拍、榕易剪、榕易編、榕易播、榕易賣、榕易創”的“六易”特色課程體系,組織骨干老師送教下鄉,在村寨里現場學習、現場實踐,幫助當地村民通過自媒體、直播帶貨等手段發展致富。在“村超”開賽后,這些成為“自媒體新兵”的村民們更是各顯其能,助家鄉賽事火遍全網、火出國門。
據統計,“村超”出圈之后,當地在農產品銷售、文旅業發展、就業保障和市場主體培育方面都有顯著進步,這其中,以嚴志超等人為代表的新媒體人才功不可沒。在社交媒體上,“村超”相關短視頻動輒10萬+的瀏覽量、數萬點贊和留言,都讓嚴志超深感欣慰:“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每天都被網友們真摯的留言感動和鼓舞著,每天都跟打了雞血一樣?!?/p>
去年,嚴志超作為企業代表,被選為榕江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產業園臨時黨支部的組織委員。在榕江扎根愈來愈深,嚴志超感慨萬千,他說,“村超”的火爆,得益于“每一位黨員干部,都全力以赴做好服務;每一位榕江群眾,都熱情參與支持賽事;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加班加點履行職責”。
“來到榕江近兩年,我一直從事基礎性的服務工作,從一開始的艱難開拓,到親歷‘村超’的火爆,我和團隊的小伙伴們都非常自豪。同時,我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黨員能堅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類似‘村超’的成功絕不會是個例?!眹乐境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