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商務廳(省政府口岸辦)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開放創新發展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正式印發,《措施》從十個方面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開放創新發展,到2025年,區內外貿市場主體億元級超過50家,5億元級超過5家。
為貫徹落實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動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貴安新區高質量開放創新發展,貴州省商務廳經認真研究及時出臺該《措施》。
《措施》十個方面支持包括:打造開放型產業集聚核心區、高標準建設開放通道平臺、協力拓展國際目標市場、豐富發展外貿新業態、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大力吸引海外企業投資落地、壯大總部經濟和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深入推進貿易投資自由便利化改革、加強開放型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服務保障支持等。
《措施》提出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支持貴安新區打造開放型產業集聚核心區,圍繞大數據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及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領域培育一批外貿龍頭企業。支持貴安綜合保稅區開行香港、東南亞跨境卡班,進一步降低卡班運輸成本,形成在西南地區外貿物流競爭優勢,促進省內云倉、省外倉、海外倉“三倉”聯動。支持貴安新區面向東盟、歐盟、中東、日韓等重點國家(地區)、重點領域常態化組團出海,通過廣交會、東博會等國際活動,建立資源平臺,拓展國際市場,在相關展位上給予優先支持。支持貴安新區建設跨境電商實訓基地,圍繞特色產業加快培育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帶,探索“跨境電商+外綜服”發展模式,支持貴安新區企業在海外重點市場租建并舉、以租為主優化布局海外倉。支持吸引國(境)外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人才在貴安新區聚集,加快發展數字貿易、服務外包、國際研發、國際教育等服務貿易。
從招引方面,《措施》明確,每年幫助引進5家以上外資企業落戶貴安新區。貴安新區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30%以上,到2025年突破5000萬美元。要新引進的央企(國企)、外企、三類500強和來黔投資企業的區域總部、研發總部、生產性服務業總部和銷售中心、結算中心、投資中心優先落戶貴安新區。支持貴安新區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實施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舉措疊加融合和集成創新。
在開放型人才隊伍建設上,要支持貴安新區根據開放型經濟發展需求,開展服務貿易、RCEP政策、跨境電商、外綜服務等專題培訓。通過請進來教,走出去學,以及利用省商務廳與貴州大學、貴州商學院、貴州電商職院等屬地高校合作資源優勢,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通過訂制“貴安班”、專題培訓班等方式支持貴安新區培育一批開放型綜合人才。
《措施》還從服務保障支持上指出,要充分用好“廳領導領銜、處室包保、專員服務”機制,幫助基層紓困解難。幫助貴安新區包裝100個以上外資、外貿企業項目,省級專項資金重點向貴安新區傾斜,重點推進實施國家級、省級試點示范項目,到2025年支持項目資金年均增長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