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四強化四提升”著力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新華網
    1. <pre id="axu8u"><strong id="axu8u"><xmp id="axu8u"></xmp></strong></pre>

      <p id="axu8u"><nav id="axu8u"><small id="axu8u"></small></nav></p>
      <pre id="axu8u"><label id="axu8u"></label></pre>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畢節市“四強化四提升”著力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

      2023-07-05 15:00:48??來源:多彩貴州網

        今年以來,畢節市堅持把開展“三創六率六防止”工作作為加快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抓手,采取“四強化四提升”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努力構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以法治助推鄉村振興。

        強化以點帶面 提升創建工作針對性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結合各縣區基層社會治理實際,按照“突出重點、自愿申報、有的放矢”的原則,組織9個縣區認真摸底排查,對創建條件認真分析評估,擇優選取426個村(社區)作為2023年度省級示范打造對象,明確時間計劃和具體創建措施,按照縣域鄉鎮分類建立創建臺賬。為確保創建工作有力有序推進,采取“視頻教學+實地指導”方式,集中開展專題培訓21場次,詳細解讀創建目標、工作步驟、指標要求,組建指導小組進行一對一指導,幫助厘清創建思路,教授創建方法,明確創建方向。注重篩選成功案例,制作創建模板下發參考,確保有的放矢、創建方向不偏。

        強化陣地打造 提升創建工作質效

        堅持數量質量、效率效果并重,突出問題導向,組織對市級示范命名的652個村(社區)開展“回頭看”,嚴格對照創建標準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從軟硬件方面進行鞏固完善,努力提升創建質量。堅持量體裁衣,充分彰顯地方特色,不搞“一刀切”,推行“法治+”,結合本地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紅色文化及民風民俗,推進法治文化的有機融合,重點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墻,讓普法宣傳教育有陣地,法治文化建設可感、可觸。比如金沙縣木孔鎮信安社區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推進打造紅色法治鄉村;黔西市錦繡街道把蠟染刺繡等民族文化與法治建設融合,以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助推民族傳統工藝發展。

        強化素能培育 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

        聚焦依法治村新形勢新要求,堅持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線上線下加強對村居干部、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學法用法示范戶等法治素能培訓,貼近基層法治需求,整理匯編法治知識口袋書、矛盾糾紛調解案例、法治小故事3萬余冊,下發給基層“五員”學習,提升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處理事務的能力。注重發揮“基層五員”貼近群眾優勢,組織開展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規宣傳、矛盾糾紛排查,推行“七人議事”“紅色物業”“積分管理”等經驗,加強公共法律服務、人民調解與行業組織、民間自治組織有機融合,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強化法治觀念 提升普法宣傳覆蓋面

        嚴格落實普法責任清單,貼近群眾個性化法治需求,創新普法宣傳方式,科學設定普法內容,有針對性推進分類普法,充分運用抖音、短視頻、普法短劇、“兩微一端一網”等新媒體陣地,通過民法典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活動分類投放普法產品,推出《法點人生(第二季)》民法典普法短劇、防詐反詐動漫短視頻等新媒體普法產品,打造指尖普法,不斷提高普法工作覆蓋率,努力培育全民法治觀念。目前共投放各類普法宣傳產品47部,線下開展普法宣傳200余場次。同時依托現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法治公園、法治長廊等法治文化陣地579個,按照創建要求,2023年將確保每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至少有一個法治文化陣地。(周倫虎)

      [責任編輯:李濤濤 ]

      相關閱讀

      国产成 人 在线观看 亚洲_高清无码日本一区二区_国产av免费观看APP_日本熟妇疯狂舌吻
      1. <pre id="axu8u"><strong id="axu8u"><xmp id="axu8u"></xmp></strong></pre>

        <p id="axu8u"><nav id="axu8u"><small id="axu8u"></small></nav></p>
        <pre id="axu8u"><label id="axu8u"></label></pre>